“嗓子肿痛到咽口水都疼,赶紧让医生开点头孢;孩子咳嗽带痰,是不是得用阿莫西林压一压?
生活里,不少人把抗生素当成‘消炎神药’,不管是感冒发烧还是头疼脑热,总想着用它‘快刀斩乱麻’。可你知道吗?滥用抗生素就像在‘养虎为患’,不仅可能治不好病,还会让身体陷入更麻烦的境地。
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抗生素——这个既强大又需要‘小心对待’的医学帮手。
在美国,热鸡汤被称为液体青霉素,感冒时经常喝它。热鸡汤的营养成分和热量能减轻咳嗽、喉痛、流涕、寒战和疲劳等症状。
在芬兰,老祖母会热一杯红醋栗汁给感冒的孙儿喝。芬兰人把红醋栗称作扁桃体,认为这种小浆果不仅能治疗感冒、减轻喉痛,还能治疗扁桃体周围脓肿。事实上红醋栗里面维生素C的含量是柑橘类水果的3~4倍。
在新西兰,热柠檬饮料加蜂蜜是治疗感冒的传统饮品。做法很简单,煮沸的水中加点柠檬果汁,再倒入一些蜂蜜。新西兰人认为蜂蜜有减轻咽喉痛的作用,而柠檬汁能提高免疫力。
在英国,感冒发烧后,医生们很少会开抗生素,会让病人多喝水并且采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即使出现发烧症状,只要不合并细菌感染,一般3天~5天是自然病程,随后体温会降下来,国外有非常严格的抗生素指南,绝不允许随便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是外国人发明的 ,最终我们中国人承担了所有 国人警惕
再来看一组数据,你懂什医君所言非虚
我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0余万吨,出口给世界人民的不足20%,其余均在国内消费使用(包括医疗与农业等方面)。 中国人抗生素均年使用量超过100克(美国不足20克)。据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结果显示,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医院的抗生素使用率仅为22%~25%。
中国的妇产科长期以来都是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上海市长宁区中心医院妇产科多年的统计显示目前青霉素的耐药性几乎达到100%,而中国的住院患者中,抗生素的使用率则高达70%,其中外科患者几乎人人都用抗生素,比例高达97%。
所谓“七伤”,拳拳皆伤~
肠胃 抗生素过量使用会抑制体内的有益菌生长,使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引发疾病。抗生素能改变肠道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平衡状态,使某些致病性细菌过度生长繁殖。抗生素代谢产生的毒素会损伤大肠表面,导致肠腔表面轻度的发炎,引发腹泻、腹痛和发热等。滥用抗生素还会引起胃部不良反应,常见的反应有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等,如金霉素、强力霉素、二甲四环素、红霉素类药物对胃肠道反应较重,而四环素类和利福平等若长期服用可致胃溃疡。 妇科 很多女性一旦患上妇科疾病,就吃大量的抗生素,殊不知这样会使病情雪上加霜。正常情况下,阴道有两层天然的屏障能防止细菌入侵。但是,当阴道的两层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者在疲劳、生病等情况下,会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菌等致病菌有可能乘虚而入,如果此时再使用抗生素,会引起体内菌群紊乱,引发阴道炎症。此外,幼女及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性激素缺乏,阴道上皮薄弱,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ph高达7左右,故阴道抵抗力低下,比青春期及育龄妇女易受感染。 肝肾 有慢性肝炎或肝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避免使用或慎用在肝内代谢、具有肠肝循环及对肝脏有害的抗生素,例如氯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及红霉素等,因为这些药品可能造成患者肝脏的损伤。患有肾脏疾病的病人应慎用或禁用两性霉素及氨基甙类抗生素等,以避免肾脏损伤。
造血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派酮及拉氧头孢等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许多抗生素若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造血功能障碍,损伤造血系统,如氯霉素等。 神经 神经系统损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听力障碍、视力减退、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神经肌肉传导阻滞等.氨基甙类抗生素可诱发听力障碍和神经传导阻滞,而乙胺丁醇则可引起视力减退。 过敏 过敏反应是抗生素引起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一种抗原抗体相互作用而致,如青霉素和链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据最新研究表明,6个月以内婴儿使用抗生素,他们在7岁前发生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危险明显增多,研究收集了445例关于小儿过敏反应的资料,出生6个月内使用抗生素的婴儿,在6~7岁前有半数出现过敏反应和哮喘。 感染 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引起体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K族的缺乏症,还可以引起菌群失调症,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真菌感染等。
建议您这样办: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套完美的防御系统,那就是免疫力,它随时都处在绝佳的“攻防”状态,帮助抵抗外来的入侵者。人体有超过70%的免疫功能建构在肠道中的菌群平衡上,自婴儿出生后摄取初乳开始,肠道中的菌群便逐渐发挥作用。
所以说,抵御疾病的最佳办法就是:补充有益菌,保护好与生俱来的防火墙!对于抗生素本身,做到非必要,不使用!
(科普人员:黄梅)